阅读历史 |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95节(2 / 4)

加入书签

是他们的书,各家藏着我们没有的书。至于你们想要什么,你们去要。只要不是打人犯法,触及大汉律法的事,你们只管是做,我父皇给你们撑腰。也该让你们扬眉吐气。”

咦!还能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哎哟,他们也断然想不到有一天他们的手艺能给他们那么多的底气!

刘挽自是看出他们的激动,“诸位,大好的机会,千万不要放过。但是,有一桩事诸位也得助我。我会收拢天下的藏书,建藏书楼,此楼不设门禁,进出藏书楼的人,不问出身,不管来历,只要他们双手干净,爱书重书,他们就可以进入藏书楼内阅书。”

嘶!听到刘挽的话,一个个人更显得激动了,不是,刘挽这样一操作,这不等于是让读书识字不再成为特定为某些人才能做的事。

“读书是为明智,明礼,明义。本无高低之分。最底层的百姓们,他们并非想要变成愚昧不堪,只是他们看到的世界很小,小的可能只是一家,只是一村一地。他们甚至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大得很,他们的命运也是可以通过知识改变的。从前他们不知道的,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我们见过外面的世界,读过万卷书的人告诉他们,并且教导他们。我希望这个世间能多一些栋梁之才,朝廷能有更多的人才可用。唯有如此,才不至于人人都自恃出身,以为投了一个好胎,他们纵然花天酒地,纵然没有半点的本事,他们依然可以身居高位。朝廷需要人才,指望人才自己长成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可以培养。开学招生,教人读书识字。我想,世间有报效国家之心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也曾想过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达到报效国家的目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为他们铺一条路,告诉他们这条路可以让他们通往朝堂。能够让他们凭自己的本事成为朝廷的栋梁,撑起天下。”刘挽温和而坚定的想为人们开辟出一条路来,一条能够让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就能走向高处的路。

墨家钜子再一次深深的体会到,在刘挽的心中,刘挽是怎么样心系于普通人的。

明明作为大汉的公主,她生来就站在顶端,可她的心里无时无刻不想着该怎么为大多数的普通人谋利。

倘若早些年墨家钜子会觉得那不过是刘挽笼络人心才想出的说辞,实则刘挽只是拿了他们当踏板。如今,墨家钜子已然通过了解确定,刘挽心系天下万万民-那些最底层最苦也最累的人们。

“公主但有吩咐,我们阴阳家绝无二话。”安夫人眼中流露出欢喜和赞赏。

墨家钜子那激动的心被泼了一盆凉水。不是,怎么又让人抢了先了?

安夫人注意到墨家钜子的目光,与之相对,随后不约而同的别过了头,那什么意思,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也都会懂的。

“愿为公主驱使。”墨家钜子赶紧表态。

“不,是愿为朝廷驱使,诸位受命于朝廷,受命于我父皇,非我。”刘挽赶紧纠正,并没有错过他们的表情,因而提醒道:“诸位要得到的是朝廷的重任,是我父皇的认可。既如此,你们忠的是朝廷,你们愿意为之所用的也是我父皇。我,不过是代我父皇传话。”

安夫人已然不想再发表看法了,眼前的刘挽太聪明也太理智,才那么小的年纪就已经把话说得清清楚楚,他们所有人是为刘彻做事,为朝廷做事,并非为了个人。

就凭刘挽没有任何要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的这份明智之举,安夫人是越发觉得自己的选择不错。

“农家的人我已经联系上了。公主想让他们如何行事?”安夫人觉得,既然刘挽不犯糊涂,没有想过把人变成自己的,如此甚好。她呢,也可以放心的把一些其他学派的人弄进长安。

“就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事,怎么耕种能让我们的百姓种出来的粮食收成更高,这,是天下最大最大的事。”刘挽一听农家那叫一个激动啊,打农家主意的她是一两天吗?

架不住没有人当回事。刘彻不当回事,墨家的人完全当作听不见。

不想最后竟然是阴阳家的人帮她迅速达成。农家的人找到了,找到了呢。

刘挽看着安夫人那眼神,那是说不尽的感激,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把安夫人抱住。

墨家钜子

不是,刘挽说想找农家的人是真找。

“诸子百家,不管是哪一家的人,夫人要是可以不妨给他们传个消息,朝廷用才,只看他们能否为朝廷贡献。看看墨家,再看看你们阴阳家,他们但凡想把自己学来的本事展露出来,就让他们来长安。放心,他们要是没钱,路费我出。真有用的人朝廷一定用起来,徒有虚名的人,放心,也会把人安安生生的送回去。”刘挽一年前想干的事,不曾想之前没有做成,现在终于可以做成了。

怎么说她也是有点小钱的人,一但和墨家的人把制盐的法子改进成功,她往后还会缺钱吗?

不缺钱的刘挽就得把钱用在刀刃上。

墨家钜子立刻道:“此事某也可以助公主一臂之力。”

看出来刘挽有心要把百家的人全都养起来,这种情况下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