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329节(2 / 3)
的原因是什么。
世族原本是刘挽要打击的人,可是西域的商道一开,刘挽丢出的各种技术一但愿意对他们公布,这些人会不会记住刘挽的这点恩情?
“父皇莫不是觉得世族这些人会因为我许的那点好处将来站在我这边?”刘挽依然将问题点出来,不忘补上后面的半句道:“而父皇会无法再用他们?”
卫青阖上了眼,这些事刘挽相当的清楚,清楚依然不避讳往前,诸多的谋划,可见最坏的结果刘挽也都已经做好。
故,卫青安静的呆着,他不作声已然算是帮了刘挽最大的忙。
刘彻走了过去道:“既能不让你为尚书令,又能让你定下六部的规矩,你要怎么做?”
结果刘挽丝毫不觉得刘彻的要求有多苛刻,反而认真无比的道:“官员考核要落实,六部职责划定,不干事儿的一律换,一个不留。”
这些东西刘挽是早给刘彻送上去的了,如今刘彻再问,问的到底是什么,刘挽有数。
“你上书请辞尚书令一职。”刘彻似乎终于可以下决心,从而也让刘挽立刻配合把这件事做好。
刘挽应下一声是。
卫青
今日的事,别说卫青作为旁观者万万没有想到,纵然是在朝堂上的所有人也都是想不到。
怎么回事?明明刘彻刚定下刘挽出任尚书令,消息传扬出去不久,怎么着又听说刘挽请辞了?
咦,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会请辞的吗?
大汉的公主成为大汉的丞相,这个事情怎么看都是对刘挽利大于弊,刘挽怎么可能会不愿意呢?
但,确实是刘挽请的辞。
卫子夫好不容易才放下心,结果心放下不到半个时辰,刘挽请辞?
刚从刘挽那里得了一句准话的卫子夫岂不明白,哪里是刘挽不想当,分明是刘彻不愿意让刘挽当,她最担心的事情,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开启了。
刘嘉的反应相当的直接,而且也一语道破:“父皇何意?是想试二姐的态度,亦或者大汉朝臣们的态度?”
难辨
不管刘嘉心中有多少的疑惑, 她都知道暂时不可能有人能为她解答。
可是,可是,这怎么回事?
谁都纳闷了,卫青回到府上平阳长公主迎面即上前, 可是却一句话都没有问。
不问彼此也都知道各自心里的想法, 不能说的事儿就不能说。
而馆陶大长公主府上, 馆陶大长公主在刚听说刘挽成为新任的尚书省尚书令, 掌六部时,并没有特别的高兴, 反倒是听说刘挽请辞尚书令一职时, 露出一抹笑容。
董偃是有些不明白的, 故也问得直接, “大长公主先前闻长公主为尚书令并不见喜,为何在听说长公主请辞上书令一职却露出笑容?”
馆陶大长公主挥挥手道:“咱们陛下是既想用又怕了。”
这个怕字谁听了不得不迷糊,刘彻怕了?他怎么会怕呢?
况且,刘彻害怕能是一桩好事吗?
董偃有些不确定的问:“陛下生惧, 对长公主并非喜事吧?”
不料馆陶大长公主道:“那就得看看后续陛下如何安排了。”
这更让董偃闹不明白了。
还会有后续吗?
馆陶大长公主却没有吱声。
怎么会没有后续呢?
第二日的早朝倒是有意思得很, 原本都对女子封侯出仕一系的事不乐的朝臣们突然开始细数刘挽的功绩和能力,很是以为刘挽非常适合作为尚书令,陛下既然都做下决定以刘挽为尚书令了,不如还是继续任用刘挽。
听到这个消息后,刘挽摇头长叹道:“吃相可真难看。”
她这话引得在她对面的刘嘉立刻扑了过去将刘挽再一次抱住,缠了刘挽一晚上的刘嘉只想知道结果, “父皇会让二姐当这个尚书令吗?”
刘挽一把推开她的头认真道:“有些事哪怕知道依然不能说出口 。”
此话何意, 谁能不清楚。
刘嘉靠到刘挽的肩上道:“二姐辛苦了。”
是的, 刘嘉知晓刘挽的辛苦, 也知道刘挽所面对的不仅有外敌, 更有别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子,才让刘嘉觉得刘挽值得世上所有美好的一切。
刘挽拍拍刘嘉的脸道:“你打算何时成婚?”
是的,刘挽问及的是刘嘉的婚事,刘嘉这下没了刚刚苦恼的样子,反而难得的说出一句让刘挽也始料未及的话,“不急。”
不急?
之前那迫不及待想成婚的刘嘉是不复存在了吗?
“萧家得为萧定谋前程,最近的萧定还得想方设法的办好差事,没有时间。”刘嘉说得随意,并没有像以前那十分在意的语气,叫刘挽很是有些拿不准。
刘嘉正色道:“我的这些事不用二姐操心。你只管忙你的国家大事,我能处理好。我要是想成婚了一定告诉二姐。倒是二姐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