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322节(2 / 3)

加入书签

或是狗进来了吧。”

李婶也觉得自己大惊小怪,她正要转身,一低头,就见一个黑黝黝的脑袋从尾房的门缝里钻了出来。

“天杀的,这个商队把孩子抛下了。”李婶大叫,“快去跟主子说。”

隋玉在客舍北边的空地上看奴仆干活,二黑带着雇来的二十个帮工在荒地上铲土,为今年育棉花苗做准备。五个仆妇则是在自家的草场上育肥,为金花草发芽蓄力。

“主子,你看。”李婶抱着孩子跑来,“你快让二黑骑上骆驼去追,这个商队把孩子撂下了。”

隋玉回头,一眼看见缩在李婶怀里的孩子,她安安静静的,不慌也不惧,像是什么都不知道,又像是什么都知道。

“二黑……不对,去喊良哥儿,让他骑马去追。”隋玉立马吩咐,“李氏商队是往关内走,他们离开不久,骑马能追上。”

李婶放下孩子,赶忙折回去寻二掌柜。

隋玉走到小孩面前,问:“你叫什么?”

小孩不说话。

“饿不饿?”

小孩点头。

隋玉领她去厨院,翠嫂麻溜地蒸一碗鸡蛋羹端出来,小丫头像是三天没吃饭,也不怕烫,狼吞虎咽地吞食。

“你几岁了?”隋玉又问,“会说话吗?”

小丫头点头,但还是不吭声。

“你叫啥?”翠嫂粗着嗓门问,“莫非又是个傻的?”

“大驴,我叫大驴。”小丫头开口了。

“几岁了?”翠嫂又问,“看样子有个两岁,你娘走的时候你听到声了吗?她跟你说啥了?”

又没反应了。

隋玉不问了,她跟翠嫂说:“你拉她进灶房烤烤火,晌午的时候,良哥儿应该会回来,到时候看他怎么说。”

“二掌柜走的时候就该让他把这丫头带上,把她塞给商队。”翠嫂牵着小丫头的胳膊往灶房走,她嘀咕说:“我们这儿又不是乞儿院,孩子丢我们这儿算什么事?收下这一个,明儿都往我们这儿扔孩子。”

隋玉没作声,大冷的天,带上这孩子骑快马去追商队,一趟下来能要她半条命。

过了晌,隋良才回来,商队的人没跟他回来接孩子,而是给他一笔钱,把孩子丢了。

“我追上李氏商队的时候,他们离敦煌已经一二十里远了,商队里大半的人都没发现少了个孩子。我把情况说明,客商们不愿意再拐回来,这个孩子的娘最初求我收留她,见我不答应,她就变脸了,直接说让我把孩子丢外面冻死。”隋良坐在被窝里捧着滚烫的葱姜水,这一来一回跑两趟,他都要冻僵了。

“李大当家怎么说?”隋玉问。

“他不吭声,由着那个女人耍赖,商队的人也没人肯认下这个孩子。我气不过,就找李大当家要了笔钱。”隋良冷笑,“我要五百钱,他只肯给二百钱。”

“这个孩子就留咱家算了,再养年,就能干活了。”隋玉开口,“多她一张嘴,对我们来说没什么负担。”

“就怕以后来往的商队都往我们这儿丢孩子。”阿水说。

“他们敢丢,我们就敢养,我正愁手下无人可用。”隋玉一叹,“我手下要是有可靠的人,从敦煌到武威这一路,我一年能盖十栋客舍。”

本来她有考虑用赵大郎兄妹五人,奈何他们不争气,听课认字还得让他们三叔吓唬着去,提起练字就愁眉苦脸,拨算盘也拨不明白。脑子愚也就算了,偏偏小心思还多,只看得到眼前的好处。

“这孩子几岁了?你可问了?”隋玉问隋良。

隋良摇头,“哪儿顾得上问这些。”

“我让人去找西城门的守城官查一下就知道了。”赵西平说,“她叫什么来着?日后交给厨娘照顾,大一点了放灶房里当个烧火丫头。”

“叫大驴,也不知道起的什么鬼名字,还是个女娃娃。”隋玉唾骂。

“改个名字吧。”隋良思索,“枣子?桑果?或是柿子?这些果子都是先涩后甜。”

“叫红枣。”小崽说。

隋玉跟赵西平都没意见。

赵西平下午去当值的时候去西城门一趟,晚上回来时不仅带回关于红枣的消息,还领了十个官奴回来。

“红枣有三岁了,我去给她办了奴契,没道理吃我们的饭长大了,日后再有什么爹娘来认。”赵西平掏出奴契丢木箱里,他继续说:“这十个官奴留我们家干活,要是能入你的眼,你把人派出去给你办事,不入眼的就留家里做农活和杂活。”

隋玉想起来了,“你升官了,怎么没给你安排伺候的下人?”

“有,中郎将府盖好后,会把下人安排进去。”赵西平解释,“今天有小吏找到我,冬天快过去了,应当不会再下雪,西边的中郎将府能开工了。不过我想着你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听到盖房的声音估计会休息不好,让他们四月再开工。”

隋玉点头,近些日子肚皮发紧,或许再有十来天就要生了。

“明天把接生婆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