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1 / 2)
而他们平时送的全是挑出来的大鱼,同样的重量,数量也是大有差别的。
但这是赵家自己的选择,她只要拉着赵子诚走远一些就行了。
趁着还没惊动赵张氏,林小福拉着赵子诚快步开溜,过了小桥才松了一口气。
“傻媳妇。”见她这般,赵子诚不禁笑了起来。
一边不想靠近赵家、一边又送吃的过去,这么矛盾只为他,他又如何不知?
“赶紧走啦,今天傍晚再打渔吧,现在还能回去歇歇。”
林小福又拉了拉赵子诚的手,才不回应他的话呢。
“明天早上再打吧,送一车过去,回来就去师父家,确定日子之后……咱们再打一只大桶吧。”
赵子诚突然转了话题,看向林小福。
“方家要买驴车,再有这样一只桶,以后来拖鱼比咱们送鱼过去要方便。”
他们以后不去镇上叫卖生意,也不好老是借驴车了,今天早上差点又吵起来,不还是为驴车的事儿?
之前也是,可见村里还是有人对他们总借驴车做买卖有意见。
若改成方家来拖鱼,能省很多麻烦,就算他没有去打猎,也有空做别的事情。
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也需要解决,那就是存鱼。
若让方家从林家大房去买鱼,就算三文买得到,不但增加了成本,媳妇儿也不会高兴。
但他要去打猎,之后他们还要出远门,这个问题就无法忽视。
“好吧,鱼在桶里养半个月最多养瘦一点,我们出门最多一个月就回来了,半个月不做买卖也行。”
林小福明白赵子诚的顾虑,立刻就同意再打一只大水桶。
“要不,打两只吧,林家还有缸,咱们把鱼装少一些,养得安稳一点。”
林小福想了想又提议,一缸装太多,透气、活动空间都会受到影响,存活率就小很多。
如今他们有钱,自然不在乎增加这点钱。
俩人便转去陈木匠家,定了两只大木桶,陈木匠已经打过两只,自然里手得很,只让过几天来拿。
安排好打木桶的事儿,他们回到家也没别的事儿,见小弟小妹在拿着《百草图集》在那儿自己认药草,不由莞尔。
“夫君,咱们上山去看看茶树吧。”
林小福也不急着继续教小弟小妹,于是拉着赵子诚上山去,看看茶树长势和套种的庄稼,还能两个人一起玩耍。
看小媳妇雀跃的模样,赵子诚莞尔,又怎会拒绝?
这时天气虽然有些热,但山风凉爽,他们走在山道上到是闲适得很。
不过比昨天的山林里还是差着些。
“若是将那小木屋改成一座大木屋,咱们搬过去住,就方便多了。”
想到山林的凉爽,林小福就想到小木屋那一带,附近还有她撒下的药草种子呢。
若是那些药草种得起来,以后搬到那边去住,将那附近种药,可不方便许多?
然而赵子诚却立刻想到了那次的愉悦,目光倏地变得幽深火热起来。
喜欢乱价抢生意
下山已是傍晚,他们果真不去撒网,杨三爷爷过来询问,他又想要五十斤小鱼。
杨三奶奶眼馋林家晒干鱼赚钱,自己晒又嫌太操心了。
可是林家不常打渔,又让她担心干鱼太少,收货的干货铺子懒得收。
最后杨家人一翻商量,也就是一次少买一些,慢慢攒干鱼。
林小福也不再过问杨家如何做这笔买卖,反正能说的、能做的,她都和三爷爷说透了。
“三爷爷,我们明天一早就去下网。”林小福笑吟吟地说道。
“那好,明天早饭后我到河边找你们。”杨三爷爷便答应了,心里也打算帮着挑鱼的。
最近林小福和赵子诚上山采药草、自家熬制枇杷羹,已经很少下网了。
杨三爷爷也是来问问,知道明天就有鱼,自然也很高兴。
林家手里还压着不少干货,并没有一次出完,因为干货铺子也不能一次进那么多,都是以一车为限,不会超过那个数。
只是这个月赵子诚没打多少鱼,怕是能将手头存货出完了。
但林小福也是计划着,赵子诚上山打猎去,她就带小妹上山采木耳去。
其实他们上山找药草时,也是有经过一些阔叶林子的,那里木耳也或多或少长势不错。
就是太远了,她和赵子诚固然能背得动一篓的重量在山里行走,小弟小妹却是不行。
而一篓木耳背回来还要洗晒,收入远不如他们采到的药草,自然,她即使看见了那些木耳,也没什么兴致。
但是带着小妹去自家山地里摘,还是可以打发下时间的。
第二天依然天没亮就起来了,赵子诚想吃葱花鸡蛋饼,于是林小福立刻和面摊了几张,让他趁热吃了。
之后赵子诚就去打渔,林小福在家又摊了几张饼子,等娘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