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7节(1 / 2)

加入书签

但他从冯蕴的话里,听得出来,冯蕴的心全然偏向了裴獗,没有站在萧呈的角度去考虑萧呈的处境,更不会想,对萧呈而言,这是最好的策略。

温行溯道:“腰腰还是恨着他?”

冯蕴不置可否,扫他一眼。

“大兄可以这么想。但我方才说的话,无关爱恨,只是从策略上剖析萧三的行事。如果加上我自己的观感,那就不只是恨了……”

言罢,冷冷一笑。

“你见过哪个丈夫会把自己的妻子摆到台面上,供人谈论,称斤议两的?我在他心里,只是一个工具。”

温行溯留意观察着冯蕴。

她的变化太大了。

变得令人不敢相认的地步……

萧三可是她不惜与众女郎敌对,在众女郎的围攻中,仍然要梗着脖子坚持宣告“萧三哥哥是我的郎君,我的,谁也不可以抢”的那个人啊。

“不说他了,只说眼下吧。”

冯蕴看着温行溯变幻莫测的脸,知道人的思想是很难在一朝一夕改变过来的,萧呈和大兄是至交,大兄偏向他也是应当的。

于是说正事。

“小贩的事看上去是孤例,但影响深远,若不解决根本矛盾,照此下去,事情会越演越烈。”

温行溯眯眼,看着这个腰腰,感觉她好像在发光一般。

“根本矛盾是什么?”

冯蕴道:“是百姓无粮和齐军围城。对百姓而言,有吃有喝有好日子过,没有人愿意找死,更不在乎谁来主政。但吃不上饭的时候,人心一乱,就会将矛盾对准北雍军了……”

她早就有主意,不再多说什么。

“大兄要是准备好了,我们即刻出发。敲山震虎,扫粮行动……”

温行溯过来的时候,看到叶闯等人换上了便服,就候在门外,便知冯蕴是铁了心要干这一票了。

他叹口气:“好。”

无论腰腰要做什么。

上山当土匪,下海为贼盗,他都跟她去。

冯蕴看到他这么爽快,高兴,又感动。

“你我兄妹齐心,定能在这乱世闯出一条通天大道。我知大兄为难,一会儿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不要出声,参与一下就行,坏人我来做。”

让他参与是做给裴獗看的。

在并州,她不缺人手,本不必非拉着他去。

温行溯心里明白,微微一笑,“都听你的。”

替天行道

冯蕴首先盯上的是城东刘大户家。

刘彦的祖父做过节度使,高门大户,家里妻妾成群,人丁兴旺,钟鸣鼎食,占据着城东玉清巷半条街,他家的三层土楼在玉清巷耸立着,老远就能看到。

走近一看,铁铸的大门顶天立地,比衙门都高,墙上有射孔,仆役部曲人数不少,从战争开始那天,刘家便杜门谢客,不理外事。

冯蕴差人送了拜帖,然后换上男装,吸着气为难自己,缠上束胸,以大将军管粮掾属的身份,拎着礼品上门了。

一把青玉嵌花刀,是涂家坞堡的作坊里造的,比市面上的都要锋利精细,拿得出手。一把绣面坠玉扇,是应容巧手做的,她说送给刘夫人,当个随礼。

其实是先礼后兵。

刘彦心里骂娘,可人都上门了,还是得笑容满面地接待,安置在花厅里,唤来夫人,说些体面话,然后开始哭惨。

“战局不定,也不知将军何日能解并州之危?唉,看着并州民生凋敝,一派萧条之象,刘某真是心疼难当。”

冯蕴道:“刘公仁善。”

夸完就上手,冯蕴不拐弯抹角。

“眼下城中百姓无粮无米,日子更是难捱得紧。要是豪族大户都像刘公这般仗义疏粮,行善积福就好了。”

什么叫仗义疏粮?

刘彦眼皮直跳,看着冯蕴笑容满面的样子,又看一眼她身边沉默不语的温行溯,狠狠咽了下唾沫。

“不瞒二位,别看刘某家大业大,其实是个空壳子,人多,嘴巴就多,自己肚子都快填不饱了,哪里还有余粮供人吃喝啊……”

冯蕴:“我不信。”

她上来就送礼,只是做個过场,不好厚着脸皮直接上手抢而已,说话自然不讲分寸。

“谁不知刘公家底雄厚,在并州城是数一数二的豪户?昨年刘公耗费千金强纳两个小妾,酒后说打死就打死,没见心疼钱的。眼下民生艰难,让刘公借点粮食度日,就这么难?”

刘彦心里骂得更响,脸上满是尴尬。

“哪里,哪里……”

冯蕴来了,自然做足了准备来的,将他那点破事了解得一清二楚。

“刘公无须客气,你看这样如何?从即日起,刘公在门外放粥,供应玉清巷到翠竹坊的百姓,一日两餐。”

她说罢击了下掌。

小满赶紧呈上一张小图。

是冯蕴手绘的,让刘家负责的范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